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tslf/150928/4703213.html
「本文来源:中国水运报」
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介绍,近年来,住建部将绿色发展贯穿至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加强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整理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内容中,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板块下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两个部分,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板块下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部分。通过具体地区的实践成果来诠释绿色城乡建设的意义。
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关于如何落实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介绍,“我们将围绕《意见》,重点从5个方面开展工作。”未来,将以乡村建设评价为抓手,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以农房建设为着力点,继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大力提升农房品质;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农村人居环境将有效改善;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目标,加快村庄建设现代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走在四川井研县马踏镇的乡间小路上,目之所及,白墙青瓦的农家小院点缀在大片果林间,田野上满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些都是近年来马踏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走绿色健康生态发展之路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马踏镇以厕所、污水、垃圾、村貌“四大革命”为重点,坚持宜居理念,提升生态之美。农村民房和家庭农场风貌塑造、厕污整治、生活垃圾分类、村道的绿化美化等初具成效。
据了解,马踏镇今年将完成“厕污共治”余户,建设内容包括厕所新建、改建,修建三格化粪池、五格化粪池和粪坑加盖;南河村拟民房风貌塑造余户,打造8公里美化绿化带;交通项目拟加宽村道22余公里。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
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要求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协调管控机制,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推动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南宁简称“邕”,是座因水得名的城市。母亲河邕江穿城而过,18条城市内河纵横交错。《南宁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项目前期普查报告》显示:全市建成区有13条内河共38个河段属于黑臭水体,总长度99.4公里。过去,污水通过直排口流入内河及邕江,城市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给城市环境和民众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作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年,南宁市在全国较早探索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的内河流域治理项目——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通过先抓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利用自然力量净水蓄水,昔日黑臭的小河沟改造后变成水清景美的湿地公园。
由此,南宁市开始转变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将那考河生态治理模式复制应用于城市内河综合整治中,使其从“末端治理”“只治水里”转向“全过程治理”“水陆同治”。
南宁市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是全国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性项目。项目整治的河道总长4.43km,横跨良庆区、江南区、经开区三个行政区,是一个点多面广、多专业、多队伍交叉施工且需大面积控源截污与污水集中处理的水环境治理项目。
经过4年建设,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已对周边环境改善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项目进场以来已完成河道截污、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厂建设、流域内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等内容,昔日让周边民众“掩鼻而过”的水塘江,如今变成水清、岸绿、景美的湿地公园。
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对于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求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的绿色营造方式。
在济南,从泉城路西端往东不远,路北就是鞭指巷,在巷子里“隐藏”着一座非常有名的古院落———状元府。
这里是清朝末年第位状元陈冕的府邸,以前里面居住着多户人家,古屋也有些残破。保护修复工程全部完工后,有关单位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这里改造为“陈冕状元府历史情境展示区”,还原状元府内当时的生活情境,并对外开放。
状元府的修缮,是济南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一个代表性事例。同时,距离状元府不远的题壁堂和寿康楼两处老建筑也在进行修缮。其中,题壁堂是江北最大的戏楼,修缮完毕后也会充分还原清代木质结构的建造特点及相关的木饰及彩绘。
距离题壁堂不远的就是属于巴洛克风格的寿康楼,寿康楼以蘑菇石起基,拱券门窗和木质连廊相得益彰,是一处中西合璧、气势恢宏的单体建筑。这座西式楼房最早是山东官报编辑部的所在地,山东官报是清政府在山东省唯一发行的官方报纸,年,孙中山先生来济南演讲后,曾在此休息并与各界人士合影。
这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见证过济南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历史建筑,也会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
去年5月,位于东华街5号的山东省现存最大的城隍庙——督城隍庙开启了修缮工程。
这座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年),距今已经年。临街的南门是一座拱券石门的门楼,也是整个督城隍庙中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建筑。院内西墙上,有一石碑嵌在墙内,碑文记录了督城隍庙的历史。据介绍,此次将对原有古建筑进行修缮,山门、二门、东西配殿、戏楼、东西廊庑、3处建筑遗址及整体院落环境等都在修缮范围内,修缮面积达到了平方米。
在此次修缮中,施工方会尽量使用原建筑石材、木料等进行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技术,让这座古建筑能保留下原汁原味的风格。另外,年在院内修建的新建筑将被拆除,还这座古庙原有的风貌。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海外网、中新网、济南日报、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