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玉米增高从土地汲养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记者王代强王晋朝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瓦子坝村“估计有两米八。”拿起竹竿比了比,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瓦子坝村村支书程健康报出玉米秆的高度。近段时间,程健康隔几天就到地里给玉米量“身高”。他告诉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记者:“同一块地,玉米秆比去年普遍高30%左右,产量提升有望。”   玉米“增高”为哪般?这事儿,还得从脚下的土地说起。   瓦子坝村有多亩耕地,但近3成处于低产低效状态,近年全村有近半人口外出务工。“因为许多土地地形不规整、种植方式较粗放,亩产不高。”程健康说。作为瓦子坝村种粮大户,程健康牵头成立的专合社,承包了多亩土地,地势低一点的种水稻,地势高一点的种玉米。   去年以来,井研县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举措之一就是以瓦子坝村等地为核心区,开展“五良融合”(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示范基地建设,关键一招就是地形调整。“在确保土地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区农田地块进行‘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弯变直’改造。”井研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狄智勇说,现已改造缓坡、撂荒地亩,建成宜机化作业田(地)亩,其中瓦子坝村建成亩。   “以前这里是个斜坡坡。”指着一片玉米地,程健康说,玉米苗子长不高,产量也提不起来。“现在是一层层平台。”记者看到,玉米种在平台上,杂草锄得很干净。“改造后土层更深、保水能力更强、通透性更佳,养分好,玉米就长得更高、更壮。”程健康用手握的方式测量玉米棒子的粗细,一个手掌都握不下。改造后,单穗鲜重由原来的—克增至—克。地形调整后,下地干活的人少了,变成了机器劳动,一亩地可节约元左右生产成本。   今年,井研县“五良融合”示范基地预计将实现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净增产10.4万公斤,节本增收70.2万元。目前,全县正推进1余亩存量撂荒地整治工作。   井研县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扩展。井研县委副书记王晋辉介绍,当地正加快推进“百里稻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预计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将达66万亩,产量稳定在24.6万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