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以邑多盐井而得名;研,精美也。
千百年来,井研人在这片土地上,凿井煮盐、生生不息……人们的日子过得“有盐有味”。
近年来,在脱贫奔康的浪潮中,42万井研人发扬凿井煮盐的工匠精神,全力推进体制机制、产业扶贫、特困帮扶等方面的创新,乘风破浪,开辟出有井研特色的脱贫奔康“新路径”,人们的日子过得比“橘”还要甜。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名全部脱贫,10个省定贫困村整体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0。
井研县委书记熊建新(左三)在马踏镇七盘山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路径一:合力“联动”抓项目助力“整体脱贫”
年7月13日,井研县召开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会,吹响“决战三十天,打好收官战”集结号、冲锋号。
县委书记熊建新在会上强调,要“用情”解决好思想认识的问题,“用力”解决好责任落实的问题,“用心”解决好作风漂浮的问题。要从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面提升三个阶段下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多名帮扶干部再次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全面排查;个问题,得到全面整改……井研县脱贫攻坚已进入高质量收官阶段。
走进井研县县委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脱贫攻坚指挥中心。半墙高的液晶大屏幕上,图文并茂地显示着该县的脱贫规划图、脱贫占比、脱贫收官战进度表等相关信息;可以查看井研县任何一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还能查看各村各户的帮扶干部、帮扶计划、帮扶情况……
合力“联动”——是井研县精准脱贫工作中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举措,更是夯实脱贫根基、助力全县“整体脱贫”的根本保障。
健全帮扶体系,强化帮扶保障。全县健全“五个一”“三个一”帮扶体系,县级领导挂联督导15镇(街道),名帮扶干部与户贫困户结对认亲,所有贫困户均有1名县乡干部结对帮扶,实现驻村帮扶无死角无盲区。做实“百企帮百村”,全县48个村获赠资金.5万元,30家企业帮扶带动贫困户户,户均增收元。
井研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德平(右二)在马踏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合力“联动”抓项目,助力“整体脱贫”。近年来,井研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对标乡村振兴要求,锁定“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总体目标,制定“两年任务一年达标”作战图,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8亿元,实现贫困村路网全硬化、水网全保障、电网全提升、网络全覆盖;全面补齐非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累计实施的户农村CD级危房改造全部建成搬迁入住;户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搬迁入住,建成6个易地搬迁聚居点;落实县级财政资金万元,全面解决户贫困户住房、用水、用电、电视、生活家具等短板问题;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万元,实施贫困户“四改两硬”,引导农户建设“四园”,户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路径二:“返租倒包”抓产业助力“长效脱贫”
金秋时分,秋高气爽。汽车驶进井研县集益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满眼翠绿,一望无际;一棵棵柑橘树上,硕果累累;一条条产业公路如“白练”般串联起园区的家家户户;一个个控制阀和一根根管道在柑橘树下整齐铺排、伸向远方……
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程宇(右二)在原石牛乡入户调研贫困户脱贫情况
正在园区察看柑橘生长情况的江林农场技术总工左伯友,在手机上打开现代果园多功能系统,远程操纵打药、施肥等等。在江林农场的果园内,小型气象站、虫情警报灯、土壤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设备一应俱全……“智慧化”手段让50多岁的左伯友一个人就可以管理多亩的果园。
“江林农场”仅仅是井研县集益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内众多农场的一个缩影。园区内“小农场”现已发展到户,承包“小业主”达多户。
创新“大园区+小农场”双团队发展模式,推进“返租倒包”,深化“5+1”产业扶贫发展模式……井研县探索出了增强“造血”功能、助推“长效脱贫”的“新路径”。
先由合作社负责从村民手里“租”土地“建园区”,然后再“返租”给“农场主”或“倒包”给村民,实行“大园区+小农场”经营模式。深化龙头企业等主体带动、股权量化、代种代养、统价联销、异地入股和贫困户自主发展“5+1”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让农民群众变身为有“租金、薪金、股金、红金、补贴金”的“五金”农民,实现人均增收余元。
井研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曾德权介绍说,园区采取“建”“管”分离,分工负责。井研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负责“建园区”:扭转土地、种好橘树,建好路网、水网、电网,推进园区“智能化”等建设。四川井研繁盛超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管园区”:服务到田间地头;销售到全国各地。
年井研县集益镇雨台村柑橘推介会活动现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以集益镇为中心,晚熟柑橘现已发展到10万亩,打造成“百里产业环线”。涉及10个乡镇49个村,1.5万户多人,其中贫困户2户。仅柑橘种植,就带动村民人均每年增收元。
晚熟柑橘,现已成为井研县农业产业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年,井研县被列为“全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力争在“十三五”末,将“百里产业环线”创建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将井研县打造成“中国西部杂柑之乡”。
以产业为支撑,助力“长效脱贫”。井研县努力打造村村有产业、建园区,全县1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新建了柑橘、茶叶、蔬菜等产业园区。力争到年,全县晚熟柑橘建成30万亩,林竹及花卉苗木面积达到50万亩,优质水产面积达10万亩以上,有机绿色蔬菜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产业发展,必将助推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效”脱贫。
井研县文化惠民走进研城“脱贫幸福村“为特困群众汇演
路径三:“集中救助”抓特困助力高质量脱贫
脱贫路上,决不落下一户一人。
如何破解“一人失能、全家致贫”的“痛点”和“难点”?
井研县积极探索并建立了“集中供养+居家救助”帮扶机制。年8月,井研县依托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成了研城、周坡2个“脱贫幸福村”,在全市率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和半失能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集中救助。全县现已累计帮扶名失能半失能贫困农户,其中“集中供养”人。
来到井研县研城社会救助福利中心,一幢三层一底的楼房前醒目刻着“脱贫幸福村”五个大字,大门外两旁玻璃窗橱里,张贴着该福利中心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以及入住失能贫困人员的情况介绍。
井研县“感恩奋进”红花村贫困户文东上台宣讲
走进大门,只见“进得来、住得好、出得去”几个大字在正门墙体上熠熠生辉。一体化厨房、全科卫生诊所、多功能活动室、健身房、阅读室等样样俱全。来到二楼棋牌室,下象棋、打扑克、打麻将……老人们玩得极为开心。
“住在这里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都是失能或者半失能人员。”福利中心主任范利介绍,该福利中心先后两批次累计对34名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了集中救助,目前还有21人在住。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井研宝五镇瓦窑村12组胡苗来看望自己的母亲雷玉英。胡苗告诉记者:“母亲肢体二级残废,还患有尿毒症,以前在家里一刻都离不开人。将母亲送到福利中心后,从吃饭穿衣到打针吃药等都有人照料,而自己也可以外出打工了,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除“集中供养”外,井研县还探索出另一项对失能人员的精准帮扶措施“居家救助”模式。通过帮扶干部、亲邻好友等对失能人员在家里实施照顾和救助,让多余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致富脱贫。
“集中供养+居家救助”帮扶机制,精准聚焦“特困户”,解放劳动力,加快脱贫步伐,增加幸福感……破解了脱贫攻坚的最“痛点”和最“难点”。
年,乐山探索的“‘集中供养+居家救助’帮助特殊困难家庭奔小康案例”,入选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名单。
为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井研县还不断深化“贫困家庭奋进计划”等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助力高质量脱贫。
以“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家风家训”和“四好村”创建为载体,实施子女敬老尽孝奖励;挖掘选树一批贫困群众先进典型,开展“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我想有个家·共圆奔康梦”“青春励志·脱贫共行”等励志活动,累计开展道德法治、文明新风、感恩教育等各类活动余场次。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开展“三大革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净”活动,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着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正当时。
在巩固脱贫奔康、接续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井研人民定将劈波斩浪,砥砺前行,行稳致远!(四川经济网记者蒋培路)(图片由井研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