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合肥芜湖路以前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北京医院治痤疮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6013804347065&wfr=spider&for=pc
                            

前言

合肥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热土

这里曾发生过许多

惊天动地的革命事迹

也曾涌现出大批

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伟大的红色精神

不仅流淌在庐州儿女的血脉中

更印刻在这片奋进的土地

那些改变历史命运的时刻

那些闪烁着伟大光芒的人和事

已然成为一座座精神地标

成为一种文化与符号

是传承基因、赓续精神的“红色钥匙”

我们将它们一一收藏、传递

给你们,也给我

以崇敬的心

延安路

充满革命色彩的“延安路”

正如很多地方都有城隍庙、鼓楼,很多城市也都有一条名为“延安”的道路,合肥也是如此。

今天的合肥有一条延安路,与上海路、包河大道相交,与繁华大道相隔一条大连路。不过,合肥历史上还有一条延安路,曾在城市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兴与盛,它就是陪伴着合肥“成长”的芜湖路。

很少人知道芜湖路曾经叫延安路

年,合肥南郊开辟了一条道路,从小东门格物街向西引出,穿过大南门、小南门外通南乡道路后,弧形向西北到西门外二里街,这边是芜湖路最初的开始。《合肥县志》记载:“(南郊公路)基宽7米,面宽3.5米,泥结碎石路面,晴天可勉强通车。”

彼时的合肥,只是皖中地理坐标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在那个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年代,百姓对于城市公建没有更多奢望和幻想,仅仅是这样的一条乡野土路已是合肥版图外延扩张迈出的一大步。有人评价:“疯痴畅想!”

这条南郊道路靠近合肥南门口,不少城郊的农民常挑着东西来此贩卖,还有人在这里搭一些小房子经营小饭馆生意,久而久之便成了人气聚集的小商圈。

民间老城街巷研究者熊态,在其著作《合肥老城志略》中曾描述过当时芜湖路一带的景象:“(南门口)北从城门口至大路,当年多小饭店,为南来北往进城下乡、肩挑叫卖的在此歇脚打尖的地方。”这里的“大路”就是芜湖路。

解放以后,这条南郊道路的名称发生了几次改变。

次改变在年。据《合肥市城市建设志》记载,为方便向兴建中的佛子岭水库运送基建材料,当时的安徽省公路局对此路进行了首次改造,每间隔米增加一段长20米、宽25米的泥结碎石错车道,并将其命名为“南郊公路”。

也正是这一年,皖南区党委和行署迁至合肥,与皖北区党委和行署合并,正式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合肥成为安徽的省会。此后,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老城区改造日新月异,城外向东向南扩展了大片新区,拓展和新建了不少道路。

年,南郊公路经改扩建后,正式被命名为“芜湖路”,东起明光路南段,西至金寨路北段,道路总长约米,是合肥市老城区内一条东西向的重要干道,更成为合肥市首批大建设竣工道路。在合肥当时的几条主干道之中,芜湖路是相对比较宽阔的一条,甚至比长江路要宽得多。随后的多少年来,它也一直是省城的一条“名马路”。

“延安路”,这个富有革命色彩、时代特征的路名,又是何时与芜湖路“绑定”的?七旬老人张迎光回忆,大概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会儿我刚上中学不久,听说家门口的芜湖路改名为‘延安路’,孝肃桥改名为‘延安路桥’,就连我的小学也改名为延安路小学了。”在张迎光记忆中,“延安路”这个名字陪伴他整个青春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延安路又被改回了“芜湖路”,直至今天。

“梧桐大道”见证庐州风雨

如今,芜湖路上早已看不到“延安路”的路牌,但若走进省三建公司大院内,不少颇具年代感的筒子楼墙壁上,还依稀可觅“延安路”的门牌,说到芜湖路上的建筑,这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饱含着一代合肥人无法抹掉的情感。

上世纪80年代,延安路又被改成芜湖路

合肥成为安徽省省会后,曾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那段时间,正处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大举输入的阶段,对中国尤其是省会城市的建筑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栋栋苏式建筑在合肥拔地而起,构造出一个独特的城市风貌。芜湖路上的很多建筑都是那会儿建设的。

“听家里老人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芜湖路上多是茅草屋。年之后大建设,陆续建起了省商业厅、省体委、省粮食厅、省气象局、省电力公司等,这些省直机关办公楼都是砖木结构,那会儿在合肥都新鲜着呢。”张迎光说。漫步芜湖路不难发现,这些大楼都是苏式或者仿苏式建筑,后来都被列入“合肥市历史建筑”。

直到“大钟楼”的出现,终于打破了苏式建筑的审美风格。

“大钟楼”是合肥人的通俗叫法,其全称为“合肥长话通信枢纽工程”,从地面至航标灯尖净高为82.55米。82.55米,放在现在实在是不起眼的高度,而当时,“大钟楼”在周边一片低矮的建筑中,无疑是科技和高度的代表,曾统御合肥天际线约20年。更为重要的是,大钟楼变革的设计思路,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意义。

关于芜湖路,还有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梧桐树。上世纪50年代,时任合肥市委书记的李广涛同志从南京引入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种植在当时合肥的前大街(今长江路中段)和东大街(今淮河路东段)上。很快,这股“梧桐风”吹到了芜湖路,道路两旁遍植梧桐。

在岁月的滋养下,一条被法国梧桐树拥抱的美丽大道渐渐形成,芜湖路被百姓比喻为合肥的“香榭丽舍大街”。梧桐树也成为芜湖路写给合肥最美的诗:春天的嫩绿、夏天的阴凉、秋天的绚烂、冬天的清冷,四季转换,光阴流转,积淀着城市的文化印记。

年初,应芜湖路部分路段拓宽需要,74株梧桐树作别芜湖路,但是这并未影响它的美丽。从始建于宋代的孝肃桥,到全国 的包公园;从曾经的“城市名片”大钟楼,到安徽大剧院,无不彰显芜湖路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芜湖路历经提升改造,展现出“蕴载芜湖路光耀合肥城”的美好图景。

这个夏天总要来一趟合肥吧,吹吹孝肃桥上的晚风,漫步在法国梧桐的林荫下,侧耳倾听大钟楼的古老钟声,感受芜湖路上记录的合肥巨变。

康福路

六家畈有条见证战争的“康福路”

长临河镇六家畈,通往“振湖塔”的一条悠长小道,被命名为“康福路”,这个路名记载着一段“康复救援”的红色历史。

六家畈,每每听到这个名字,总有种古色古香、底蕴悠长的感觉,而事实也是如此。据资料记载,南宋宝庆元年(年),吴氏一世祖吴宛廷夫妇自徽州婺源迁到茶壶山,二世祖吴再三生六子迁到此处从事农耕,因人丁兴旺,蔚然成村,故名“六家畈”。

六家畈有条见证战争的“康福路”

多年来,吴姓聚族而居,商修事业、农耕先畴,竟发展成为合肥东乡闻名遐迩的名门望族。“四世祖吴桢、吴良为明朝靖海侯、江阴侯,五世祖吴镒为监察御史,淮军悍将吴伯华,陆军司令罗开榜、海军司令吴佩之、革命烈士蔡永祥……”对于出身六家畈的名人,世代居住于此的吴大林如数家珍,这是历史也是属于他们的荣耀。

吴大林介绍,六家畈的鼎盛时期是在清朝年间,一群乡人追随李鸿章当了淮军,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而升官发财,待卸甲归乡后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六家畈先后建起了古民居豪宅六大片,有房屋13幢、33路,计间正屋、间厢房,另有公、私祠堂各1处。这些房屋均属徽派建筑,青砖灰瓦,齐山飞檐,雕琢精细。

如今,六家畈仅存有古民居群3大片,其中最为完整的一片“吴氏花园”,曾作医院。而不远之处的“六家畈古民居群”,医院四所的旧址所在,如今的朝霞书院也医院。“六大片古民居豪宅,医院,当时的六家畈处处都是养伤的军人,很多人家里都住着军属。”吴大林说。

康福路记载着一段“康复救援”的红色历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六家医院,在此疗养的军人又是从何而来的?寻访了许多当地人,查阅了大量史料,终于“拼”全了这块“历史拼图”。

年,安徽省医院,收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 中受伤的革命战士。由于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短时间内很难在一个医院,而六家畈不但有大量闲置的房间,而且又离撮镇火车站很近,还毗邻巢湖、环境优美,当医院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从年起,大批伤员和军医陆续从撮镇火车站下车,再医院,先后有多名来自战场的军人在此疗伤。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多人次,用担架步行了20多公里,把伤员从撮镇抬到了六家畈。

“那会儿,六家畈几乎家家户户都去接伤员了,到了晚上,我们一家打着一顶灯笼去火车站,用担医院。”已届91岁高龄的当地居民吴寿林回忆道。

当时,吴寿林医院门对门,对于那段历史“门清儿”。他还记得,来六家畈疗养的军人,大多都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东北人居多,“医院每周都要给伤员包一次饺子,常到我家来借酱油、醋,有次还借过面呢。医院的人有需要,六家畈家家户户谁都愿意帮忙。”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近7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六家医院的遗踪,曾经气势恢宏的豪宅庄园也仅剩下了前后两排老房子。吴寿林说,这些房子都曾是伤残军人的病房。

宅院里还有两棵百年玉兰,一棵白玉兰、一棵广玉兰,两棵树的树干都有一人合抱粗细,枝繁叶茂。每年夏天,花开时节,花大如莲、幽香袭人。当年,很多伤残军人在夏天时,都会在这两棵玉兰树下乘凉、下棋。

医院,六家畈居民还有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军民鱼水情。“医院里的伤残军人和医护人员都很好,和我们这些居民的关系也非常好,经常搞军民联欢,农忙时还会帮我们干农活。”吴大林说,闲暇时,医院去帮忙,“都是义务劳动,这些负伤的战士都是英雄,帮他们义不容辞。”

随着 胜利结束,再也没有新的伤病员送来,原有的伤员又经过几年的康复治疗,相继痊愈归家。年,随着 一批伤员和医务人员撤走,医院完成了历史使命,六家畈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留下5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来自全国14个省,其中40位是有名有姓的英烈,另有十几位无名的革命烈士。

从六家畈一路南行,距离茶壶山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远远看到了一座雄伟高大的纪念塔,这就是烈士忠骨掩埋之处,也是肥东县南端 一个革命烈士陵园。

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

起初,人们将烈士安葬在六家畈北岗上的一片空地上,年又集体迁至席家岗小竹园墓地。上世纪80年代,肥东县政府拨款迁至茶壶山,新建了新的烈士陵园,年进行扩建最终成了现今规模的烈士陵园。

陵园内矗立着一块纪念碑,上书: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战斗,光荣负伤,医院治疗无效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纪念碑后面是一片石块修筑的梯田,每个阶梯上都栽种着茂密的松树,在这片荫凉的梯田里竖立着40多块墓碑,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静静地躺在每个墓碑之下,而那十多位无名烈士的遗骨则被集体埋葬在纪念碑前的一个大墓中。

茶壶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现在成为肥东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冬至、公祭日等,当地政府、学校都会组织党员干部、现役军人、师生等前来祭扫。由于环巢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前往六家畈一带观光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路过茶壶山时大多会停车驻足,瞻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每一片有着深厚红色文化积淀的土地,都会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了如今国泰民安的生活。正如“康福路”所名,“安康幸福”是我们留给长眠于青山脚下的烈士们的美好誓言。

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内竖立着40多块烈士墓碑

半塔路

半塔路诉说着一段烽火岁月

“三月二十一,顽固分子进攻半塔集,用机枪、大炮、炸弹向我军袭击,发兵攻我半塔集,还要占我路东路西,路东军民齐奋起,大反击。”来安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歌词真实记载了八十多年前半塔保卫战悲壮而又光辉的历史。而在合肥瑶海区,则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半塔路,来纪念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江淮大地上,日寇侵占了合肥、六安、安庆等城市,并控制了皖江水路、淮南铁路和合六公路等交通要道。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暴行,广大安徽军民拿起武器奋起抵抗,其中,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巢湖、庐江一带设伏出击,在蒋家河口打响了新四军东进 枪。

庐江县东汤池地处大别山余脉,南临安庆、北接合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党组织建立得早、群众基础好。年5月前后,叶挺率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人,从皖南出发来到了庐江东汤池,在第四支队驻地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之后,一方面对抗日寇、扩大地方武装,另一方面开辟抗日根据地。经过几个月的连续奋战,以及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以罗炳辉为司令的新四军第五支队,终于开辟了以定远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以来安东北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初步打开了路东敌后抗战的局面,在日伪军的“卧榻之侧”点燃了抗日烽火。

在新四军奋勇抗日的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顽固派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指导下,却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年春,国民党在华北掀起的 次反共高潮失败后,将其反共中心转向华中地区,不断地袭击江北新四军。是年3月21日,国民党韩德勤部调集10个团万余兵力,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的来安县半塔集镇及附近地区发动全面进攻。

当时,敌军兵力共有十个团万余人,武器装备良好。而五支队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余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括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都没有枪。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五支队留守部队固守半塔七昼夜,击退顽军多次进攻。

路西反顽大捷后,张云逸、罗炳辉率主力昼夜兼程,回师路东。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亦命令挺进纵队叶飞、苏皖支队陶勇率部驰援半塔。新四军开始分3路全线反击,至4月9日,终于打退韩德勤万余兵力的进攻,取得了华中反摩擦的首战胜利。

半塔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刚刚创立的皖东津浦路东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而且也为以后创建和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党中央“从华北到江南打成一片”的方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战火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但是当人们漫步于这条纪念战争、缅怀烈士的半塔路上,能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国泰民安、和平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以红色地名祭英烈忠魂,让革命烈士这面鲜艳的旗帜永远飘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江淮晨报全媒体发布中心出品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靓

摄影/高博

实习生/林馨

原标题:《文化合肥│芜湖路以前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