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
研
史学家对“资阳人”的考古研究证明,4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井研县境域附近已有人类活动。年,梅旺乡(今属王村镇)出土石斧,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
今井研县地,古时属梁州,周朝时属益州。秦、汉时期为武阳、南安县地。秦时属蜀郡,汉代设置犍为郡后改属犍为郡,后汉时隶属益州。晋代置西江县,隶属犍为郡,梁时隶属怀仁郡。东晋安帝时(公元—年),江阳郡(今泸州)为僚人占据,江阳郡的机构侨寄在今井研县来凤,改名为西江阳郡,后寄治武阳(今彭山县江口)。西魏(公元—年)设立蒲县,又称蒲亭县,为井研县境内建县之始,隶属陵州。《诗·大雅·韩奕》:“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蒲又名香草,傍水而生,古代以蒲盖屋称之为“蒲屋”。亭是古代县以下的建置单位。以蒲亭作县名,实际反映了草创设县、毫无规模的状况和僚人长期定居、对境内开发颇有贡献的历史。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年),废蒲亭县,改置井研县,始以镇为名,沿用至今,当时治所在拥斯茫水,隶属隆州(陵州改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年),治所迁至今井研县研城镇,隶属陵州(隆州复名)。唐天宝元年,改陵州为仁寿郡,井研县隶属之。宋咸平四年(年),始建县并入,县域扩大,兼有今仁寿县东南境地。庆历、皇祐年间(—年),随着“卓筒井”的出现,盐业兴旺,井研县成为陵州大县,“在昔为山中小邑,于今已谓要剧索治之处”。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年),改隆州为仁寿县,以井研地荒民散,与仁寿县合并,成为仁寿县4乡之一,名来凤乡,属成都路。元至正二十二年(年),红巾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称帝,重设井研县,历时9年,至明洪武四年(年)伐蜀乃废。洪武六年,分拆仁寿县来凤乡复置井研县。洪武十年,以人口太少又废。洪武十四年,仍复置,隶属成都府。同时,大批移民迁来,地荒民散状况开始改变。因宋代划入井研县的始建划归仁寿县,“自是县境日狭,非复宋时之旧”。此后至今,县治地址一直未变,清雍正五年(年)后隶属资州。
井研之名始于汉代武阳县井研镇。井研县名的来历与盐有关。秦灭蜀后,在蜀开发盐铁,至汉代井盐工业发展迅速,南安、武阳均为产地,产盐特丰的南安设盐官,官商争相开拓,在今井研县南开出第一口盐井。唐代《元和郡县志·井研条》:“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镇与县皆取名焉。”宋代《寰宇记》称其为“研井”,意为该盐井产出的盐洁白精细研净,盐质最好,含有对盐井的赞美和讴歌。
(供稿:县地志办)
责编:徐一文
副主编:廖文凯余伟
主编:刘璇
副总编:谢睿菡
总编:唐君
往期精彩回顾
亮眼!这一年,井研捷报频传!
井研人说:因为深感幸福,所以全力以赴
世界的山水,中国的井研——乐山井研“研溪古镇”项目及农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四川井研,你我的故乡,难忘的记忆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这样做!
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31.html